總機咨詢:400-004-7337
全天24小時免費咨詢:400-004-7337
華MBA教育二十周年(1991—2011)紀念會及論壇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召開。中國MBA教育同仁們相聚在清華園,為了設計和展望中國MBA教育的新征程。
以下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現任院長,《清華管理評論》主編錢穎一教授發表的主題演講。
錢穎一:尊敬的各位兄弟院校的同仁、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非常歡迎大家從各地前來參加由清華經管學院舉辦的中國暨清華MBA教育二十周年(1991—2011)紀念會及論壇的活動。特別是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在清華大學慶祝百年校慶的日子里。二十年前的1991年,中國的9所大學獲準示范MBA學位教育。那年不到一百名學生入學,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是這九所大學之一。那年是鄧小平南巡的前一年。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中國的企業中也有數十位居世界五百強。伴隨經濟的崛起,中國的商學院和MBA教育也為世界所矚目。目前國內已經有236所大學舉辦MBA學位教育。2010年錄取MBA的學生超過三萬五千人,在這些商學院中,已經有若干所獲得了AACSB和EQUIS的國際認證,與此同時,國內商學院與海外商學院的合作密切。一些海外商學院在中國設立了中心,有的甚至開始在建設校園。剛才,趙純均教授對中國MBA教育第一個二十年做了系統的回顧。二十年間,從無到有,中國的MBA教育已經成為國內各專業碩士學位教育中最有影響,也最受關注的一個。今天當我們紀念中國MBA教育二十周年的時候,一方面:我們慶祝過去的成績,另一方面:我們更要思考中國MBA教育未來新征程上的挑戰。我想在今天的發言中,談一談我們面臨新挑戰的兩方面內容。一是近年來,清華MBA教育改革的歷程,二是在我們看來中國MBA教育新征程中的三個要素。如果說前者是講我們做了什么,那么后者就是講我們在想什么。
一、清華MBA教育改革的歷程。
1991年試點MBA教育開始,清華經管學院在MBA教育起著某種引領的作用,這不僅是因為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的秘書處設在清華,也是因為我們一直試圖在率先思考先一步行動,這一勢頭在2007年達到了一個高潮。
它的標志性事件是在2007年4月,清華經管學院在國內的商學院中率先獲得了國際AACSB的認證,那時我們學院為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標。具體說從2007年夏天開始,我們著手思考、研究、設計并隨后實施清華MBA教育改革。至今已經四年時間。在這其中四年,我們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方案設計。為了方案設計,我們花了整整一年時間,這其中分為三個步驟。步驟一、背景調查,時間是從2007年8月—2008年3月,我們深入了解國外商學院最新改革動態,舉辦了院內的教師研討會,充分聽取教師和MBA教育中心老師們分析和意見。步驟二、針對學院MBA項目調查研究,2008年4月—5月,2008年4月成立了MBA教育改革研究小組,成員包括教師、學生、校友。這個小組舉辦了多場由學生、校友雇主參加的座談會,聽取他們的培養方案的意見以及對新培養方案的期望。步驟三、起草和通過新的MBA課程體系,時間是2008年6月—7月,中間包括院務會,系主任會,全體教師會等等程序。由此可見,新版MBA課程方案的框架課程體系,是在認真調查研究,廣泛爭取意見,并且取得高度共識后的產物。2009年12月和2010年6月,我分別在武漢和上海在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的MBA培養學院會議上介紹新版MBA教育課程方案的內容,我不重復了。
第二階段是課程試點,08年秋季開始,我們選擇了一些軟技能課程試點,領導與團隊,職業發展規劃等等。同時,我們也試點了新課程,整合實踐項目中的一個方向,就是信息方向。共有6位教師參加上課,完成了6個實際項目。通過這些課程的試點,我們及時發現問題,為下一階段的全面實施積累了經驗。
第三階段是全面實施,從2009年秋季入學的MBA學生開始,包括國際班全時班在職班實施了新版國際MBA課程,他們是我們實行新版MBA課程之后的第一屆畢業生,所以我們的新版課程已經走了一個完整的周期。我們在2009級課程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梳理,從2010年秋季開始,將軟技能課程調整合并,完善了管理思維與溝通,領導渝開發組織行為,中國與世界經濟,中國制度環境與商法,倫理與企業責任,全球化企業管理等課程。
第四階段是招生改革,07年7月,我們正式推出MBA招生改革,有兩個核心內容,一是在錄取標準上實行綜合素養考評。修改過去筆試、面試并重的錄取標準,以考察綜合素養為主,筆試為輔的方法。二是實行條件錄取,全國聯考之前,評審申請材料組織面試,決定錄取資格,獲得條件錄取資格的考生,只需要通過全國聯考的國家線可獲得入學資格。今年九月份即將入學,這次招收錄取在學院招生名額擴大學費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報名比例繼續持高,而且衡量被錄考生的綜合指標明顯改善。各項目間的年齡結構更趨合理,人數大幅度的提高。過去十年,經過試點到行動,從課程到招生的各個環節,清華經管學院的MBA教育改革邁出了實質步伐,已經確定了新的MBA教育的整體框架。雖然我們還將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但是基本的輪廓已經確立,這是我們做了些什么。
二、中國MBA教育新征程中的三個要素
我們進行的MBA教育改革是面向未來,是為MBA教育新征程做準備。我們可能是率先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不僅是清華國內一些院校也都在行動。各學院院校的MBA教育改革都有自己的特點,同時,這其中也有不少共性。究竟哪些是中國MBA教育新征程中可以被共同認可的,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呢?這正是我們在思考的問題。
基于清華經管學院這四年的改革歷程,也基于我們考察國外商學院近年來MBA教育改革的經驗,以及觀察國內商學院改革的動向,我想提出三個關鍵要素,我以為他們是在中國MBA教育新征程中一定會備受關注的關鍵詞。
這三個要素分別是領導力、企業家精神和體驗式學習。這三個要素都代表著時代的趨勢。
第一個要素,領導力。一百年前,當MBA剛剛創立的時候,那時候提供MBA教育的學院多數叫商學院。雖然MBA一直沿用到現在,但是在后來新成立的MBA學院中,多數已經用了管理學院。比如MIT的斯隆管理學院,比如不久前成立的UCSB的管理學院,在我國更是以叫管理學院的為多,這里反映了在過去一百年中管理這一概念變得與商業這一概念更為核心。即使是仍然使用商學院的名稱的學院,課程的設計上也明顯的向管理傾斜。
今天,我們正在經歷又一次的變革,那就是從管理向領導力的轉變。盡管我們不知道是否將來新建立的從事MBA的教育的學院,是否不再叫管理學院,而改稱領導力學院。但是我們可以確信的是,有關領導力的教育內容必將超越商業和管理的內容。成為MBA教育中更為核心的教育內容。管理學大師各路克曾經碩果,他的意思是管理是把事情做對,而領導力是做對的事情。這是對管理與領導力差別的一點結論。
類似的在管理者和領導者之間也有相似的差別。當我們設立新版MBA課程的時候,當我們大量增加軟技能課程的時候,我們意識到,我們已經超越了通常意義下的管理技能,而是進入了領導力開發的范圍。雖然我們不能說領導力會取代管理,但是對領導力教育的關注,和你培養未來領導者為使命將會成為MBA教育新征程中的核心內容。
第二個要素是企業家精神,也叫創業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時常以新方式重新整合資源以提高生產力的態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領導者,管理者,甚至創業者都具有企業家精神,另一方面企業家精神也并不局限于創業企業和民營企業,已有的企業包括改革中的國有企業,也會有企業家精神。講到企業家精神,我們就想到上個世紀偉大經濟學家,也是奧地利出生的熊彼特,他認為市場經濟長期的活力根本在于創新,而創新則來源于企業家精神,他第一次使用了創造性毀滅這個詞,用以描述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他擔憂,日益增強的官僚體制會扼殺企業家精神。窒息市場經濟的活力。幸運的是今天企業家精神仍然幸存,但是他所擔憂的官僚體制扼殺企業家精神的現象確實也比比皆是。有意思的是,作為最早研究企業家精神的經濟學家熊彼特的影響在他去世之后才逐漸變大。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哈佛大學前任校長,美國前任財政部長薩默斯曾經說過,熊彼特可能是最重要的經濟學家。如果我們不知道是什么世紀的話,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二十一世紀是創新、創業和企業家精神的世紀。企業家精神在當今中國尤其重要,是因為我們的環境并不有利于它的成長。雖然我們強調創新,但是我們更強調技術,更相信政府。當我們驚嘆蘋果公司的技術創新時,我們不要忘記他背后的喬布斯的創業企業家精神。特別是在目前政府主導創新的環境中,企業家精神更容易被忽視,所以在我們的MBA教育新征程中,我們要花更多的經歷來關注和弘揚企業家精神。
狼團拓展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狼團拓展官方網站 粵ICP備13009092號
南山辦事處:南新路向南海德大廈A座1001-1005室 龍崗辦事處:布吉吉華路268號文化創意產業園D202室
服務熱線:400-004-7337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004-7337